学院新闻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我院熊巨洋老师团队参加2025年IAHPR大会

作者: 时间:2025-10-09 点击量:

9月28日至10月1日,2025年第十六届国际健康偏好学术研究大会在荷兰恩斯赫德特温特大学召开。作为全球健康偏好研究领域最具权威性与国际影响力的顶级学术盛会之一,本届大会汇聚了来自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共同致力于推进具有广泛适用性的健康偏好研究,持续优化全球健康与医疗卫生决策。我院熊巨洋副教授带队,硕士研究生张杭婧与本科生汪静悦一同参会。

熊巨洋老师团队与会议主办方合影

 

洞察研究新格局,把握研究新趋势

本次大会以“人工智能与健康偏好”为核心主题,共设七个主旨报告环节,系统呈现该领域的最新国际研究进展。来自杜克大学阿姆斯特丹大学牛津大学悉尼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的专家学者分别聚焦“人工智能与健康偏好研究”“工具的发展与评估”“健康偏好研究中的方法学进展”“健康偏好工具设计”“偏好异质性”“利益相关者协同”进行主旨报告。

 

彰显中国学者风采,共筑国际合作桥梁

在大会第七部分“全球视野”专题环节,我院熊巨洋副教授应邀进行主旨报告,分享其团队最新研究成果——《影响中国本科生HIV检测选择偏好研究》,硕士生张杭婧、本科生汪静悦一同参与学术交流。熊巨洋副教授在报告中指出,理解本科生的检测偏好是构建未来HIV防控政策的关键基础。该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本科生群体更偏好于在具备相应资质的医疗机构进行HIV检测,而检测同时提供免费健康检查成为促进其参与HIV检测的重要驱动因素。据此,建议医疗机构可与校医院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对校医院医师开展定期培训,满足本科生的需求偏好,从而提高HIV检测率。该研究成果对我国HIV防控政策具有直接参考价值,也为其他国家相应策略的制定提供了有益借鉴。

在讨论环节中,来自俄亥俄州立大学的John Bridges教授高度评价本研究的学术与实践价值,并表示通过该研究深入了解到中国本科生群体在HIV偏好选择上的异质性特征。他就本研究与中国当前政策之间的衔接提出问题,熊巨洋副教授据此介绍了《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四五”规划(2024-2030年)》,指出规划中明确强调需针对不同人群实施精准防控策略,并强调了解偏好对政策制定具有重要支撑作用。此外,来自悉尼大学的Alison Pearce教授表示其研究方向与熊巨洋副教授团队高度契合,并表达了合作意向

熊巨洋副教授作主旨报告

我院硕士生张杭婧与本科生汪静悦参与学术交流

 

明月共此时,友谊贯中西

会后,适逢中国国庆与中秋佳节,我院硕士生张杭婧将一份williamhill中文定制月饼作为节日礼物,赠与阿姆斯特丹大学Janet MacNeil Vroomen教授。这份来自中国的独特祝福,不仅传递了佳节的美好祈愿,也增进了彼此的学术交流情谊

熊巨洋老师团队与Janet教授合影




版权所有:威廉希尔(williamhill)中文官方网站-Official Website
地址:武汉市硚口区航空路13号WilliamHill威廉希尔5楼
邮编:430030
电话/传真:027-83692727
学院邮箱:mms@hust.edu.cn